貓的淋巴癌:血液腫瘤中的頭號殺手 (下)
腫瘤科 黃俊元 獸醫師
前言
很多家長在自己的毛孩確診淋巴癌後,都會感到非常的難過和沮喪,因為我自己是獸醫師,也同時是毛孩的家長,所以我很能夠感同身受。
難過、沮喪之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該不該讓心愛的貓貓接受化療?
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我想透過我的兩位病患,透過詳細記錄她們的病史,以及接受化療後的生活,讓家長對於「淋巴癌」、「化療」等關鍵字,不再感到那麼害怕。
當然,罹患淋巴癌的毛孩到底身體狀況適不適合化療,還是要和自己的獸醫師謹慎討論後才能決定。
優雅的白貓
基本資料
這孩子是個男生、已絕育,4歲,體重3.7kg,體態評估(body condition score)為3分,有點偏瘦了。
▷ 治療前的孩子,體重只剩3.7kg。
病史
從2021年7月開始,家人發現貓慢慢變瘦,而且時不時會嘔吐,平均每3天就會吐一次,食慾和活動力雖然沒有明顯的減少,但仍感覺不太對勁。
10月於本院超音波檢查發現,胃幽門到近端十二指腸區域的分層結構消失且形成團塊,團塊向腸腔內與外生長。
我們安排鎮靜採樣,細胞學診斷為「懷疑圓形細胞腫瘤或炎症性腸病」,這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診斷,至少在治療的方向上,腫瘤跟腸炎是差距甚大的,因此我們又安排了第二次的採樣。
這次的診斷就肯定了,「胃及十二指腸團塊-淋巴瘤」。
治療方向
因腫瘤還沒有造成腸管阻塞,我們判斷沒有外科手術的必要性,建議直接開始化療。
化療前的分期(stage)確認
胸腔:無腫瘤證據或其他異常。
腹腔:胃幽門到近端十二指腸團塊,腹腔內多個淋巴結腫大,無腹水,其餘器官無異常。
在治療開始前,先把所有身體內異常的地方都抓出來並記錄尺寸、數量、質地、嚴重程度,會幫助我們在治療的過程中,評估癌症對治療的反應是好或壞。
開始化療
開始化療後,貓的精神活動力以及食慾都慢慢增加,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嘔吐頻率也減少為1個月吐1次。
貓的體重從化療開始前的3.5kg,化療2個月後增加到4.5kg,化療4個月後變成5kg,生活品質十分理想,不再被腫瘤影響生活。
目前療程已順利結束,貓咪已不再需要化療藥物。
▷ 體重在給予化療後逐漸增加。
化療的效果
化療效果的評估方法為腹腔超音波,目標是腫瘤區胃壁和腫大的淋巴結。
(1) 在化療前的基準點,腫瘤區胃壁厚度平均10.4mm,最厚的部分12.1mm。
在最近一次的反應評估,厚度平均4.5mm,最厚5.2mm。
腫瘤區胃壁厚度減少許多,且逐漸看得出胃壁原本的分層。
(2) 在化療前的基準點,胃幽門區域的淋巴結18.6x18.5mm。在最近一次的反應評估,淋巴結12.1x7.5mm,淋巴結尺寸減少許多。
總結,病灶區雖然沒有完全消退回正常的樣子,但恢復許多,且臨床症狀的改善幅度大,所以判定對化療的反應理想。
▷ 治療前的胃,可見腫瘤區的胃壁是正常胃壁的5倍厚,且已無正常分層。
▷ 治療前的淋巴結非常腫大。
▷ 開始治療後,腫瘤區胃壁逐漸變回原本該有的樣子,也看得見正常的分層;淋巴結也回復到只比正常淋巴結稍大的尺寸。
想對你說的話
看見你吃吃喝喝都很自在,不再被腫瘤影響生活,我真的很替你開心。接近半年的療程,我們終於完成了,每一天都是彌足珍貴的一天,讓我們一起感受。
▷ 到目前為止(2022年5月),體重已增加到5.2kg。
可愛又傲嬌的藍貓
基本資料
這孩子是女生、已絕育,4歲,體重3.9kg,體態評估(body condition score)為4分,不胖也不瘦。
▷ 治療前,體態較瘦。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當她後來越來越肥美時,出手有多重,出腳有多快。
病史
從2021年8月開始,嘔吐頻率變很高,且逐漸消瘦,精神活動力、食慾都正常,於別院看診掃了超音波,懷疑是胃腫瘤,並開了藥。藥物已吃一個月,對藥物很有反應,只要有吃藥就不會再吐。
10月於本院超音波檢查發現,胃幽門到近端十二指腸區域的分層結構消失且形成團塊。
安排鎮靜採樣,細胞學診斷為「無法確診」,原因是採到的細胞量稀少,且有血液汙染,但其中淋巴球比例略高且以小型淋巴球為主,少見中型淋巴球,可能因使用藥物致使腫瘤消退,使採樣不具診斷性。
病理醫師建議我們再採樣一次,因此我們又再度安排採樣,這次的結果為「胃幽門及十二指腸-淋巴瘤」。
治療方向
腫瘤沒有造成腸管阻塞,且腫瘤生長的位置手術併發症多,所以我們以化療為主軸。
化療前的分期確認
胸腔:無腫瘤證據或其他異常。
腹腔:胃幽門到近端十二指腸團塊,腹腔內多個淋巴結腫大,無腹水。
開始化療
開始化療後,貓的精神、食慾、排便、排尿都無異常,沒有出現可觀察到的副作用,嘔吐頻率也減少為2個禮拜吐1次。
貓的體重從化療開始前的3.9kg,化療2個月後增加到5kg,化療4個月後變成6kg。
目前療程已接近完成,只差最後一次化療了。
▷ 治療前3.5kg,在5個月後變成6.2kg,抱起來都有種一次在抱兩隻貓的感覺
化療的效果
以腹腔超音波評估腫瘤區胃壁和腫大的淋巴結。
(1) 在化療前的基準點,腫瘤區胃壁厚度平均9.3mm,最厚的部分9.5mm。
在最近一次的反應評估,厚度平均4.5mm,最厚6.4mm。
胃壁厚度減少許多,且逐漸看得出原本的分層。
(2) 在化療前的基準點,胃幽門區域的淋巴結14x6mm。在最近一次的反應評估,淋巴結11.2x5.5mm。
總結,病灶區沒有消退回正常的樣子,但恢復許多,臨床症狀的改善幅度大,所以判定對化療的反應理想。
▷ 治療前的胃,可見腫瘤區的胃壁非常厚且分層消失。
▷ 治療後,腫瘤區胃壁和淋巴結都恢復到較接近正常的樣子。
想對妳說的話
因為體內的腫瘤有效的被抑制,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才能夠越變越肥美,接下來我也會持續陪著妳,妳可以盡情對我兇,我甘之如飴。
▷ 有點兇又有點可愛的妳。
總結
基本資料的部分,首先我們會發現,這兩個孩子都很年輕,才4歲,也都沒有貓愛滋或白血病的病史,這和文獻所述相同:雖然貓最常發生淋巴癌的年紀是10到12歲,但任何年紀都可能罹患淋巴癌。
『貓的淋巴癌,沒在看年紀的。』
臨床症狀的部分,這兩個孩子都是罹患最常見的消化道型淋巴癌,病程也很相似:家人都是發現貓慢慢變瘦,幾個月來嘔吐頻率增加,但精神和食慾不一定會變得很差,因此很容易延後了看醫生的時間點。
『慢性嘔吐不能掉以輕心。』
再來是診斷的難度,可以發現在超音波掃到胃腸團塊後,細針採樣都採了兩次才有辦法確診,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供討論的點,原則上只要有機會以超音波導引的方式細針採樣團塊,我就不會想開腹採樣,因為開腹採樣的風險是比較高的,所以當細針一次沒採到,我通常會和家人討論,再採一次看能否有結果。
最後,貓的淋巴癌該不該化療?
在貓貓身體能夠承受,且家人的經濟狀況能夠負擔的前提下,我認為化療是一個很可以正面考慮的選項,就算淋巴癌在貓幾乎不可能透過化療痊癒,我還是覺得可以做1到4次療程,感受毛孩對於化療的反應,如果反應良好,那就能夠繼續做下去;如果副作用太強,那就隨時終止療程。
就像這兩個毛孩一樣,化療的這幾個月,讓她們的生活品質都變得很好,不再嘔吐,體重也慢慢長回來了。
「化療或許無法讓這個疾病痊癒,但能夠給毛孩一個有品質的生活。」這是我在面對淋巴癌貓貓的家長時,一定會講的話,這兩個孩子的家長對化療帶來的正面影響非常開心,也正享受著每天相處的時光。
黃俊元 獸醫師
學歷:
2011-2013 中興大學獸醫所 碩士 ﹝腫瘤科﹞
2007-2011 中興大學獸醫系 學士
經歷:
2015至今 康乃爾動物醫院 腫瘤科 獸醫師
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 講師
台灣獸醫內視鏡微創醫學會 會員
台灣獸醫外科專科醫學會 會員
AOVET瑞士小動物骨科醫學會 會員
2021 商業週刊《良醫健康網》獲選「百大寵物醫生」
2021 內視鏡微創醫學會耳道鏡、鼻腔鏡、膀胱鏡 進修
2021、2020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視鏡縫合及腹腔鏡手術 進修
2021、2020、2018 中興大學腹腔超音波消化系統專題 進修
2019 ESAVS歐洲獸醫高級學院皮瓣移植及直腸外科 進修
2019 WVC美國內華達州進階脊椎手術 進修
2018 中興大學腫瘤外科暨皮瓣移植手術 進修
2017、2016 AOVET瑞士小動物基礎及進階骨折修復 進修
2017 ESAVS歐洲獸醫高級學院消化道外科手術 進修
專長:
腫瘤細胞學診斷
腫瘤外科與皮瓣重建手術
各種癌症之化學療法,病患安寧及緩和照顧
骨科及神經外科
Facebook搜尋「黃俊元獸醫師」,裡面有我獸醫生活的點點滴滴。
「所有的努力與對自己的苛求,都是為了給病患更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