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乳腺瘤手術怎麼做?從診斷到皮瓣重建|康乃爾黃俊元獸醫師

狗的乳腺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中高齡疾病之一,許多家長在面對毛孩身上出現可疑腫塊時,常常感到焦慮與迷惘。這篇文章,我將透過一位近期的乳腺瘤手術病患——小詩的真實案例,帶大家一步步了解這個疾病的診斷流程、腫瘤切除的手術方式、如何用皮瓣重建大面積創口,以及術後的照護與康復過程。希望能讓更多家長清楚乳腺瘤手術的處理原則。


可愛的米克斯狗狗 小詩(化名),是9歲、已絕育的女生。

爸爸和姐姐帶她來我們的門診,是因為她的左側第5乳頭附近長了一個3 x 3 x 3 公分的團塊。

這東西變大的速度很快,才兩個月而已,它的尺寸就從紅豆變成了乒乓球。

我們經由細針採樣確定了團塊的組成:惡性乳腺癌(mammary simple carcinoma),且在顯微鏡下的惡性特徵十分明顯。

再加上團塊的生長速度快,又長在母狗靠近外陰部與大腿的位置(這附近很多重要解剖構造)…

種種跡象表明了:我們的動作要快,必須進行乳腺瘤手術了。

一旦拖太久,等團塊變得更大、吃得更深,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的難度將會更高。

第一次在診間與小詩見面,我們就先把她又長又密的毛先剃掉一些,好觀察團塊與周圍結構(外陰、尾巴、大腿內側)的關係。


只要上了手術台,劃定切除範圍永遠是乳腺瘤手術的第一步。

可以看到左側第5乳腺的後側的團塊又變大了,量測為6 x 4.5 x 3.5 公分。

從我第一次見到它到手術當天,只不過經過2個禮拜,它就偷偷長大了。

我們在團塊周圍畫定2公分的切創邊緣,其實團塊的本體幾乎坐落在腹股溝上,我們勢必得切除一部分的大腿內側;我們也得切得很靠近外陰部,為了確實將惡性腫瘤切乾淨,這是不得已的決定。

仔細觸診這顆團塊的四週,我發現越靠近團塊、乳腺組織就越硬實、越腫脹,這樣的腫脹一路往前延伸到左右第4乳腺區域。

因此我們決定將「雙側第4、第5乳腺」連同惡性腫瘤一起切除。

畫好準備要切除的內容。


用紫色的記號筆畫好圖後,我們從第4乳腺開始切下第一刀。

我習慣先從沒有腫瘤的地方開始切創,因為這些區域相對乾淨、好處理;比較不會遇到沾黏、大量出血等問題。

先處理好可以掌控、較為簡單的部分,等手術醫師們的默契點燃後,再處理需要高度專注、高度討論的腫瘤區,比較不會出差錯。

我們一路往身體後側走,漸漸靠近腫瘤區後,就開始提高警覺,邊切除的過程中就要邊判斷腫瘤吃得多深,需要移除多少腫瘤底部的組織。

這次的腫瘤沒有吃得很深,它並沒有吃進底部的腹壁肌肉或大腿肌肉,是不幸中的大幸。

我們先將整個乳腺組織連同腫瘤移除,然後在腫瘤區多切一層部分厚度的肌肉,期望能將腫瘤底部切得更乾淨。

最好不要留下任何的癌細胞,第一次的乳腺瘤手術就是最能幫病患接近成功(擺脫腫瘤)的一次,所以盡量將內容做得徹底些,不要留下遺憾。

腫瘤切除後的創口非常巨大,要直接縫合是完全不可能的。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我們才將乳腺腫瘤順利切除。切除後留下的創口(defect)非常巨大。

這樣的創口大小,想要直接縫合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們將所有手術器械蒐集起來、包在一起,請場外的手術助理再開一盒完整的手術器械給我們,還有一人一副全新的手套。

以上操作的目的就是避免髒的(接觸過腫瘤的)器械繼續使用,導致器械上的癌細胞在我們縫合時汙染了原本乾淨的身體部分。

我也很在意術中病患的出血量,只要切創的過程中病患有地方在流血,我們就會馬上停止原本的步驟、先把血止住再說。

所以可以從圖中身體周圍的藍色創巾觀察到,就算是切除那麼大的腫瘤與乳腺,只要出血點處理妥當,其實整個手術過程出血量是很少的。

當然,術前就先沙盤推演哪裡可能有出血點也很重要。

為了關閉這次的巨大創口,我們預計會將左右大腿的皮膚都切下來做成轉位皮瓣。

此圖已做好右大腿的皮瓣。


最終,在做好左大腿的皮瓣後,我們將兩邊大腿的皮提起來,轉去補貼腫瘤切完後的鼠蹊創口。

接著開始縫合大腿與鼠蹊的皮下層與皮膚層。

3個小時後,手術終於結束。

手術順利結束。


乳腺瘤手術後,小詩開始了漫長的傷口癒合之路。

她持續住院了5天,每天我們都會幫她換傷口的包紮,以及給予靜脈輸液、消炎藥、止痛藥。

在這樣的照顧下,其實傷口還是非常疼痛,尤其是她左右大腿的皮都被拿去做皮瓣,所以幾乎是一起身、一坐下、一走動,她就會很不舒服,就算給了止痛藥也很難完全不痛。

這正是這個手術的辛苦之處,因此我們必須持續將小詩留在醫院,給她最好的照顧、協助她度過手術後最辛苦的頭幾天。

這兩張照片攝於術後第7天,可見鼠蹊區域的皮瓣其實癒合得不錯,雖然有不少分泌物,但還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右大腿的狀況就不是那麼好,皮膚非常紅腫、水腫,很高機率是張力過大導致的,因為沒有感染的證據,我們決定先持續觀察(每天灌洗、包紮),而沒有選擇再次手術。


小詩是很典型沒有家人陪著就很焦慮的孩子,一開始她在病房內無時無刻都在抗議、哀號,飯也不願意吃,好在住院幾天後,小詩發現每天晚上爸爸和姐姐都會固定時間來看她、帶好吃的宵夜來給她,她在院內才變得比較輕鬆自在一些。

紮紮實實的住滿5天醫院後,這可愛的寶貝終於順利出院。


小詩回家後,就由家人們接手照顧,每天都有專人伺候餐點,也由最疼她的爸爸幫她換包紮,傷口一天一天慢慢進步中。

這張照片是術後第14天,傷口清創前的外觀。

我知道看起來很醜,其實用生理鹽水將壞死的組織沖洗掉後,整個畫面就乾淨很多了。


術後一個月,我們順利的幫小詩拆線了,看著幾乎完全癒合的傷口和行動自如的小詩,家人和我們都很高興。

傷口終於順利癒合,代表著小詩手術的辛苦旅程就此告一段落,心中有很多感動。


我們把團塊送至中興大學動物醫學研究中心,最終診斷為惡性乳腺瘤,第3級(simple carcinoma, grade 3)。

(惡性乳腺瘤在病理切片下依惡性程度分成3級,數字越大越惡性,腫瘤復發或轉移的機率越高、病患的存活時間就越少)

病理醫師在側邊切創邊緣和底部切創邊緣,都沒有看到腫瘤分布,我們很欣慰在病理報告上看到這個消息。

這代表手術是有將團塊切除乾淨的。

腫瘤與乳腺組織,切除後的外觀。

腫瘤的剖面,照片來自中興大學動物醫學研究中心。


因為腫瘤的高度惡性,接下來,小詩和我們會一起走向預防性化療這條路,這個作法也稱為輔助性化療(adjuvant chemotherapy)。

我們期待銜接在乳腺瘤手術之後的化療,能夠幫助小詩將可能殘留的癌細胞殺死,藉此降低日後癌症復發或轉移的風險。

小詩,加油,妳是家人最疼愛的小勇士,也有最迷人的笑容。


作者 黃俊元
我是一名腫瘤科獸醫師,
2015年起服務於康乃爾動物醫院。
從小在狗狗貓貓的圍繞下長大,還在大學時養了一隻雞,
高中時,最愛的狗因淋巴癌過世,從此立定了未來的志向。
對我而言,
所有努力與對自己的苛求,都是為了給病患更好的照顧。
持續不斷在獸醫腫瘤學的領域進修,是我的興趣;
陪著毛孩和家長走過每段勇敢的旅程,是我的日常。

專長
腫瘤外科
腫瘤內科
內視鏡微創手術

學歷
2012-2014 中興大學獸醫所 碩士 ﹝腫瘤科﹞
2007-2012 中興大學獸醫系 學士

經歷
2015至今 康乃爾動物醫院 腫瘤科 獸醫師
2011-2013 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 腫瘤科獸醫師
商業週刊《良醫健康網》獲選「2021年百大寵物醫生」
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 講師
台灣獸醫內視鏡微創醫學會 會員
台灣獸醫外科專科醫學會 會員
AOVET瑞士小動物骨科醫學會 會員

哪裡也能找到我
Facebook—黃俊元獸醫師 - 康乃爾動物醫院腫瘤科門診
Instagram—黃俊元獸醫師的腫瘤科日常

 

  

康乃爾動物醫院 - 診療內容

新竹動物醫院竹北動物醫院動物醫院夜間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