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肥大細胞瘤怎麼辦? 從診斷、手術到治療全解析 | 獸醫黃俊元
肥大細胞瘤(mast cell tumor)是一種常見於狗狗的皮膚腫瘤,約佔所有皮膚腫瘤的 11~21%。它的來源是「肥大細胞」,這種細胞平常幫助狗狗對抗過敏原和發炎反應,但當它們異常增生時,可能就會轉變成惡性腫瘤 (Welle et al., 2008)。
令人擔心的是,這種腫瘤變化非常多樣。有的只是小小一顆、動手術就能完全切除;但也有些會快速擴大、侵犯周圍組織,甚至轉移到淋巴結或內臟,對狗狗造成極大的威脅 (Bellamy & Berlato, 2021)。
因此,早期發現、正確診斷和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獸醫會透過細針抽吸、組織切片與染色(如 Toluidine Blue 或 Ki-67 標記)來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及分級,並評估是否伴隨 c-Kit 基因突變 (Kiupel & Camus, 2019)。
對於肥大細胞瘤,外科手術是最常見、效果也最直接的治療方式。只要腫瘤尚未擴散,並且位置允許大範圍切除,很多低度惡性的腫瘤可以透過手術完全根治。術後若病理報告顯示邊緣乾淨(即沒有殘留腫瘤細胞),通常不需要再進一步治療 (de Nardi et al., 2022)。
放射治療適用在無法完整手術切除的腫瘤,或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用來減少復發風險 (Bellamy & Berlato, 2021)。
化學治療會用在以下情況:當腫瘤屬於高度惡性、已轉移、或復發風險高時,可能會搭配化療藥物如:Lomustine(CCNU)、Vinblastine、Prednisolone 等。化療不一定是治癒性,而是延緩腫瘤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G., 2016)。
最後,一定要提到的是「標靶治療」。針對有 c-Kit 基因突變的肥大細胞瘤,可使用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例如Toceranib(Palladia)或 Masitinib,這類藥物對部分腫瘤有顯著抑制效果 (Kobie et al., 2007)。
當得知自己的毛孩罹患的是肥大細胞瘤,身為家長一定感到晴天霹靂。但,並不是所有肥大細胞瘤都會導致嚴重後果,很大比例的毛孩手術後就能康復了。有些獸醫師和家長一定要知道的「預後因子」,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病情可能的走向:
■腫瘤的等級(Histologic grade)
在我們採樣肥大細胞瘤後,病理醫師會依照細胞分化程度、核型、增殖活性等,可分為低、中、高三級。等級越高,復發與轉移的機率就越高 (Kiupel & Camus, 2019)。
■c-Kit 突變與 KIT 表現(Molecular markers)
c-Kit 基因突變會讓細胞持續分裂、不受控制,是一個重要的惡性指標。KIT 蛋白的位置異常(例如從細胞膜轉移到細胞質)也與預後不佳相關 (Sledge et al., 2016)。
■有無淋巴結或內臟的轉移
若腫瘤已轉移至淋巴結或肝臟、脾臟,毛孩的預後會顯著變差。診斷時會進行淋巴結細針抽吸與影像學檢查以評估是否轉移 (Bertola et al., 2024)。
■腫瘤位置與大小
位於四肢末端或生殖器、口腔等部位的腫瘤,因手術困難或較易轉移,風險較高。腫瘤體積越大,控制難度也越高 (Bellamy & Berlato, 2021)。
你會盯著一張照片看多久?
我常盯著一張照片
一看就是一小時、一天、一週、有時甚至更久
照片中會是我的病患,她們或站或坐、或趴或躺
可能毛都被剃掉了
可能有被鎮靜
但照片的重點不是這些可愛的狗狗貓貓
而是她們身上的惡性腫瘤(如下圖)
我得花上許多時間,一邊盯著照片一邊思考:
「如何把她們身上的惡性腫瘤切掉?」

學生時代的題目是寫在考卷上、寫在一張張的紙上
我會盡全力解開這題、寫上答案
答案若對,很好、這題得分
答案寫錯,那也只是自己沒拿到分數
訂正時好好思考自己哪一步算錯就好,沒什麼大不了
當了獸醫後,考試題目不再出現在考卷上了
而是長在每一隻活蹦亂跳、可可愛愛的毛孩身上
她們的家長帶著心愛的毛孩來診間找我,也帶著身上的題目前來
沒錯
對我來說,毛孩身上的「腫瘤」,就是我現在天天在面對的「題目」
這些題目有的不難,例如長在第三乳腺上一個不到0.5公分的腫瘤
要切除乾淨不到太困難
但有的題目則有點難(至少對我而言),例如這次的病患
他是一隻14歲的黑土狗(超級可愛)
腫瘤長在右臀部,8 x 8 x 7 公分,腫瘤表面已經破掉潰瘍了
摸起來還燙燙的
「醫生,我的狗這顆腫瘤長很久了啦,之前的醫院說是脂肪瘤,可是我看它最近越長越大,還破掉流膿,狗會一直舔,味道很難聞,你能不能幫我切掉腫瘤?」
家長是一位爸爸,對我說話的同時,他那隻20公斤、體格壯碩的黑土狗就把頭和身體依偎在爸爸的懷中,警戒的盯著我看
「你敢碰我,我就咬你喔」,我彷彿能聽到這黑土狗的心裡話
「這團塊又燙、又破掉,還紅紅的,我擔心不是很單純,我們先採樣確認是什麼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再討論怎麼處理吧」,我對土狗爸爸說
「有需要嗎?不是直接切掉、再送化驗就好了嗎?還要先採樣喔?」
「這樣會不會拖太久啊」,爸爸急迫的說
我這時心想:我們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溝通一下了
這就是腫瘤門診的初診總是花很久時間的原因
我們需要溝通
在做任何事前,最重要的是「溝通」,溝通順暢了,檢查和治療就會很順利,狗狗貓貓的病情才有機會很順利
最終,我說服了家長先從採樣開始,採樣結果是惡性的肥大細胞瘤
對我而言
題目已經慢慢浮現了:
「長在狗狗臀部的惡性肥大細胞瘤,腫瘤的惡性程度為第2級,尺寸巨大,有潰瘍」
這題該怎麼解?該怎麼把腫瘤切乾淨呢?
於是,我便開始像開頭說的那樣:
「盯著這孩子的照片看」
邊看邊搜集資料,並在腦中思考:
要切多大?該切多深?
切除過程中會遇到什麼結構(肌肉、神經、血管、韌帶)?
哪些結構能切除、哪些得留下?
切完腫瘤後,怎麼關閉?怎麼縫?會不會縫不起來?
真的縫不起來怎麼辦?
有時真的想個沒完,吃飯想、洗澡想、下班後想、睡前想
唯一不變的是:手上的手機顯示的,都是下圖這張照片
不認識的人可能覺得這個人是不是怪怪的
認識我的人,可能早就習以為常了
「這個人真的怪怪的」

一道「題目」要解得好
我有三個方面會考量
一、是要將腫瘤給切乾淨:
如果一個腫瘤沒辦法以合理的安全邊界(1-5公分、視腫瘤類型而定)切乾淨,那真的要謹慎考慮應不應該切它,因為這樣不完全的切除很可能會讓腫瘤變得更糟、長得更快
二、是腫瘤切完後、傷口要關得起來:
惡性腫瘤通常得大範圍切除,因此切完後的「大洞」常常會大到很嚇人
身為手術醫師的責任,就是要想盡各種辦法將切完腫瘤後的「大洞」給縫起來、不論用什麼方法
三、我手上的「難題」,每位都是家人的心肝寶貝
作答機會通常只有一次
事前認真準備如何答題只是最基本
過程中(手術時)也要謹慎答題、小心解題
把題目好好解開(腫瘤好好切除、傷口好好關閉)
把毛孩平安還給家長
必須要給自己這樣程度的壓力才行
在這孩子身上,我選擇先不和臀部的惡性肥大細胞瘤硬碰硬
先使用針劑化療和標靶藥物,試著讓腫瘤的體積變小
這樣等手術刀上場時,勝率才會高些
很幸運的,在開始化療的3週間,腫瘤開始緩慢變小
我再給化療藥一週的時間,並確定腫瘤尺寸沒有再變小後(此時再繼續化療下去,已不會有更多幫助)
就換手術刀出馬了
手術中,我沿腫瘤邊緣畫了一個半徑3公分的圓,這就是我將要切掉的範圍
底部則是不要傷到控制後腳的坐骨神經,其他肌肉與血管有需要切除就切除
期望以腫瘤切乾淨為第一要務
術中也要做好止血的控制
腫瘤切完後的大洞(defect),硬關是不可能的
我選擇使用體壁的皮瓣來轉位關閉



現在是術後4週了,可愛的黑土狗臀部的傷口癒合的很好
已順利拆線
病理報告顯示腫瘤是有切乾淨的
臀部不再有個腫瘤時不時破掉、流血了,狗狗很開心,繼續依偎在爸爸和哥哥們身邊
家人也都很開心
雖然事情比當初他們想的「脂肪瘤」複雜太多了
但最終是往好的方向走
至於我
「題目」解開了嗎?有寫對嗎?
有順利拿到分數嗎?
我不知道,我從不敢這麼說
我只能說我盡力了,整個case結束後(經歷了採樣、化療、手術、住院、拆線)有點虛脫、又有點放鬆
我只知道,在生命面前,我們得保持謙卑
或許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


撰文:黃俊元
照顧過這孩子的人:康乃爾動物醫院所有人
更多與肥大細胞瘤相關的文章:
狗的肥大細胞瘤 ── 手術後 進行lomustine及prednisone化療
狗的肥大細胞瘤 ── 手術後進行Prednisone/Vinblastine化療 的效果
我是 黃俊元
一名腫瘤科獸醫師,
2015年起服務於康乃爾動物醫院。
從小在狗狗貓貓的圍繞下長大,還在大學時養了一隻雞,
高中時,最愛的狗因淋巴癌過世,從此立定了未來的志向。
對我而言,
所有努力與對自己的苛求,都是為了給病患更好的照顧。
持續不斷在獸醫腫瘤學的領域進修,是我的興趣,
陪著毛孩和家長走過每段勇敢的旅程,是我的日常。
專長
腫瘤外科(皮膚腫瘤切除與皮瓣重建。進階乳腺腫瘤手術。口腔腫瘤切除與重建。肝臟腫瘤手術。腎上腺腫瘤手術。肺臟腫瘤與肺葉摘除手術。胸腺瘤摘除手術)
腫瘤內科(淋巴瘤、乳腺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各種癌症之化學療法,病患安寧及緩和照顧)
內視鏡微創手術(鼻腔鏡。耳道鏡。胃鏡。大腸鏡。膀胱鏡。子宮卵巢摘除手術。膀胱結石取出手術。膽囊摘除術。肝臟腫瘤手術。胃固定手術。肺臟腫瘤與肺葉摘除手術)
學歷
2012-2014 中興大學獸醫所 碩士 ﹝腫瘤科﹞
2007-2012 中興大學獸醫系 學士
經歷
2015至今 康乃爾動物醫院 腫瘤科 獸醫師
2011-2013 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 腫瘤科獸醫師
商業週刊《良醫健康網》獲選「2021年百大寵物醫生」
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 講師
台灣獸醫內視鏡微創醫學會 會員
台灣獸醫外科專科醫學會 會員
AOVET瑞士小動物骨科醫學會 會員
哪裡也能找到我
Facebook—黃俊元獸醫師 - 康乃爾動物醫院腫瘤科門診
Instagram—黃俊元獸醫師的腫瘤科日常
